当代著名艺术大家——李叔安、靳尚谊向祖国献礼专题报道

时间:2017-09-29

——记当代著名书法大家李叔安

李叔安 籍贯:湖南浏阳早禾田,1950年11月生于上海,七岁随父母迁居苏州至今。号仁清居士,斋名:掌屋,皈依佛门,素食简行。书法爱好者。

长期潜心临池,不慕虚名,醉心书艺。于传统经典碑帖多有涉猎,尤精于碑版书法。受吴门名家程质清、宋季丁等影响,其书风追求雄浑质朴之趣,力戒柔媚浮滑之姿,静穆清净,空灵恬淡,意趣自生。

近年来,其书法作品陆续被全国上百家媒体刊登,引起了全国书友纷纷关注,好评如云。重点出版的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编的《王学仲·李叔安书法二人行》、《欧阳中石·李叔安书法二人集》、《沈鹏·李叔安书法二人集》、《权希军·李叔安书法二人集》、《李铎·李叔安书法二人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李叔安书法集》、《李叔安书法全集·篆书卷》等。

古雅经典 简静天成——品读李叔安书法艺术

文/彭庆阳

凡尘俗世,何以难?做人难,品人亦难。我们虽无法完全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但跟着感觉走,凭借着冥冥之中的缘份,同样可以走进彼此的世界。我与叔安君未曾谋面,却神交已久,惺惺相惜。

叔安君是勤奋的,虽已过花甲之年,每日仍旧笔耕不辍,他的书法都是有感而发、率性命笔,没有把书法仅当作一种技艺,而是将生命、学养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勤思书法与文气的渊源,自得其乐,接通了古代文人书家的血脉。

叔安君是低调的,他的书作先后受到欧阳中石、王学仲、李铎等书坛巨擎的褒扬鼓励,他的作品集被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发行。然而这些于他而言,真乃身外之物,还自谦为“书法爱好者”而已,与那些争夺“大师”之冠者,乃令人感慨万分。

文如其人,字亦如此。品读叔安君书作,他那温文儒雅的气质、饱学之士的风骨、睿智博通的修为、清心寡欲的心态,这些无形的空灵都凝于书法线条之上,涵蕴在字里行间,这是他丰富学养的使然。他的作品没有那种剑弩拔张、咄咄逼人的阵势,也没那种俗不可耐或曲高和寡的特质,却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和之美:含蓄、典雅、静穆,突出了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及各种形式美因素的协调统一,给人以愉悦、轻松的审美快感。

叔安君自幼习书,受吴门名家程质清、宋季丁等影响,走的是一条恪守传统正脉的路子。初由汉隶、魏碑入手,继而攻篆书、草书。他临研《十七帖》,着意冲和典雅、不激不厉的风格;研习《泰山石刻》,吸纳严谨浑厚、平稳端宁的美质。他浸淫于传世碑帖,膜拜历代大师,从实临到意会,朝夕与古人为伍,和经典对话。其作品具有传统之功力,注重个性风格之塑造,在追求晋韵、唐法、宋意、明态、清趣等书法艺术真谛上潜心求索,“唯恐笔下无古人”。他把碑书的厚重、肃穆、奇崛、朴实,帖书的清逸、灵动、圆融等特点融合在一起,营造一个古雅经典、近乎完美的艺术空间,营造出相对完整、饱满的自我艺术语言与视觉图式。今天的叔安君,已不把书法创作当作重复古典的躯壳或符号,已把“我写书法”上升到“书法写我”,倾注一种对艺术的终极关怀,贯注一种生命力的表现,是把握书法本质的再创造。

叔安君于书法五体皆擅,尤精于隶书和魏碑,无论于哪种书体创作,他都能以古典精神和现代意识的有机融合,自觉汇入造型艺术的诸多形式,辩证地诠释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他的学识、修为、气质通过书法的线条来表情达意,给人们留下自我情感宣泄的轨迹。他的书法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是笔法精到,娴熟凝练;线性古雅灵秀,清新洒脱;结体平中寄奇,拙而能肆;气息豪迈超逸,简静天成。以坦荡的君子情怀、智慧的笔触倾泻着他洗尽风俗、清净的情感世界。“入乎古人而出乎古人,会古通今而求书法新变”,这是他书法所彰显出来的,也是他在漫漫书法道路上孜孜以求的。

《心经》有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放眼当今书坛,大多为名利所累,心系孔方,整日梦想连连,何以能悟得正道?叔安君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人,他把学习书法当作是在研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对待;他把学习书法当作一个高雅的志趣,用以陶冶性情。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喧哗吞没了虚静,物欲淹没了精神的时代里,面对这种浮躁凌厉的时风,他并不随风俯仰,孜孜于书法艺术的探求,致力于时间利用的充分化、成果取得的最大化,以书法艺术来观照社会、观照人生。

叔安君“以书启智、以书怡情、以书砺志、以书育德、以书健体”,或本无意为书家,只是把书法作为一种涵养性情,寻觅精神寄托的一门功课而迷恋其中,知途忘返,故其书法有着“思无邪”的纯净、“止乎礼仪”的节制、“天人合一”的自然,他也正行走在通往书法至高境界的路上。

——记当代著名油画大师靳尚谊

靳尚谊,1934年12月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1955年入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 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习,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1983年,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96年起兼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98年起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五任、第六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组评审委员、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鉴于在艺术创作及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国务院授予其国家级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主持过中央美院第一画室及油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其艺术实践和主张,在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油画家向古典主义吸收营养的热潮。

从1958年起,他的油画作品不断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历史画多幅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0年以后,他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主任与教授,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培养了许多人才,同时以大量肖像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评论家称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代表画家。80年代早期,他曾应邀在美国纽约 市立大学东方艺术系讲学,并在美国和欧洲各艺术博物馆访问、研究。在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他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了多种个人画集。他的《塔吉克新娘》、《青年歌手》、《瞿秋白》、《医生肖像》、《画家》、《晚年黄宾虹》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代表,得到了广泛传播。1983年,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靳尚谊是位特立独行的学者兼画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的油画界整体风格趋于苏联样式的态势下,他的目光已经转向了西方古典主义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并一直在寻找双方的契合点。他的可贵在于把中国传统艺术长于创造意境的精髓与油画语言相融合,来表现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精神美、人性美,最终成就了中国式的“新古典主义”油画。“文革”前后,别人都在重大题材与大场面上用力,他却画出了《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单人半身肖像,从选材角度和内涵上着力,非常新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整个中国的美术界都在为要“全盘西化”还是要“油画民族化”争论的时候,他以1983年的一幅《塔吉克新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正是以这幅画为标志,中国油画开启了新古典主义大门,奠定了靳尚谊中国油画古典画风执旗人的地位。一时间应者影从,蔚然成风。至此,中国油画从苏联式画风中得以自立发展。   当西方油画发展到了抽象派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油画发展到了头,开始做观念油画的创作,靳先生又指出,观念艺术的出现,并不等于绘画就会消亡,观念艺术没有任何技术上的要求,只要创新,用各种器具可以表现出来,但它的局限性也非常地大,只能存在于一定的场合。而油画与雕塑是超越时代、国界的,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需要。近年来,当创新性、民族性等问题被越谈越大的时候,当绘画界存在着技巧熟练但创作浮躁的风气的时候,他提醒大家要务实,研究具体问题,关注绘画中的写实性研究。而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艺考热”时,他又指出,艺术招生中存在的数量过大、增长过快、报考过热的现象将不利于艺术人才的培养。

大师的风范在于不跟风、不盲从、冷静、严谨,在任何时候都能清醒地掌握方向,并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成为中流砥柱。靳尚谊的画彻底摆脱了中国“土油画”的黯淡、粗糙的面目,他掀起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古典主义的热潮,他在艺术上的独特风貌影响了一代年轻艺术家的选择。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②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3210147305,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

热点聚焦